浮石或浮石是一種顏色淺的岩石,含有由玻璃壁氣泡製成的泡沫,通常被稱為矽酸鹽火山玻璃。
這些岩石是由酸性岩漿通過火山噴發將物質噴射到空氣中的作用形成的;然後進行水平運輸並堆積為火山碎屑岩。
浮石具有很高的多孔性,由於其中所含的天然氣泡沫膨脹而含有大量的細胞(多孔結構),通常在火山角礫岩中以鬆散的物質或碎片的形式被發現。而浮石中所含的礦物有長石、石英、黑曜石、方石英和鱗石英。
當酸性岩漿上升到地表並突然與外部空氣接觸時,就會形成浮石。含有氣體的天然玻璃泡沫有機會逸出,岩漿突然凍結,浮石通常以火山噴發時噴出的碎片形式存在,大小從礫石到巨石不等。
浮石通常以火山角礫岩中的熔體或徑流、鬆散物質或碎片的形式出現。
也可以通過加熱黑曜石來製造浮石,使氣體逸出。對來自 Krakatoa 的黑曜石進行加熱,將黑曜石轉化為浮石所需的平均溫度為 880oC。黑曜石原為2.36的比重經處理後降至0.416,浮於水面。這種浮石具有水力特性。
浮石是一種白色到灰色、淡黃色到紅色、具有孔口大小的泡狀質地,它們之間的關係或不與帶有定向孔口的燒焦結構有關。
有時孔中充滿了沸石/方解石。這種石頭抗凍露(霜),不那麼吸濕(吸水)。具有低傳熱特性。壓力強度在 30 – 20 kg/cm2 之間。主要成分為無定形矽酸鹽礦物。
根據形成(沉積)方式、粒度分佈(碎片)和來源材料,浮石沉積物分類如下:
分區
水下
新的阿丹;即由熔岩中氣體的水平流出形成的沉積物,導致各種尺寸的碎片以矩陣形式混合。
再存(redeposit)結果
從變態來看,只有相對火山的地區才會有經濟的浮石礦床。這些礦床的地質年代介於第三紀和現在之間。在這個地質時代活躍的火山包括太平洋邊緣和從地中海到喜馬拉雅山再到東印度的路徑。
與其他浮石類似的岩石是浮石和火山灰。浮石具有與浮石相同的化學成分、形成來源和玻璃結構。區別僅在於粒徑,粒徑小於 16 英寸。浮石相對靠近其產地被發現,而浮石被風吹走了相當長的距離,並以細粒度的灰燼堆積物或凝灰岩沉積物的形式沉積。
火山灰有紅色到黑色的泡狀碎片,是火山噴發玄武岩噴發時沉積的。大多數煤渣沉積物被發現為直徑從 1 英寸到幾英寸不等的錐形層理碎片。
印尼浮石的潛力
在印度尼西亞,浮石的存在總是與一系列第四紀到第三紀火山有關。其分佈覆蓋西朗和蘇加布米(西爪哇)、龍目島(NTB)和特爾納特島(馬魯古)地區。
具有經濟意義和巨大儲量的浮石礦床潛力位於龍目島、西努沙登加拉、特爾納特島、馬魯古。該地區的實測儲量估計超過1000萬噸。在龍目島地區,浮石的開採從五年前就開始了,而在特爾納特,直到 1991 年才進行了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