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印尼浮石地质

浮石或浮石是一种颜色浅的岩石,含有由玻璃壁气泡制成的泡沫,通常被称为硅酸盐火山玻璃。

这些岩石是由酸性岩浆通过火山喷发将物质喷射到空气中的作用形成的;然后进行水平运输并堆积为火山碎屑岩。

浮石具有很高的多孔性,由于其中所含的天然气泡沫膨胀而含有大量的细胞(多孔结构),通常在火山角砾岩中以松散的物质或碎片的形式被发现。而浮石中所含的矿物有长石、石英、黑曜石、方石英和鳞石英。

当酸性岩浆上升到地表并突然与外部空气接触时,就会形成浮石。含有气体的天然玻璃泡沫有机会逸出,岩浆突然冻结,浮石通常以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碎片形式存在,大小从砾石到巨石不等。

浮石通常以火山角砾岩中的熔体或径流、松散物质或碎片的形式出现。

也可以通过加热黑曜石来制造浮石,使气体逸出。对来自 Krakatoa 的黑曜石进行加热,将黑曜石转化为浮石所需的平均温度为 880oC。黑曜石原为2.36的比重经处理后降至0.416,浮于水面。这种浮石具有水力特性。

浮石是一种白色到灰色、淡黄色到红色、具有孔口大小的泡状质地,它们之间的关系或不与带有定向孔口的烧焦结构有关。

有时孔中充满了沸石/方解石。这种石头抗冻露(霜),不那么吸湿(吸水)。具有低传热特性。压力强度在 30 – 20 kg/cm2 之间。主要成分为无定形硅酸盐矿物。

根据形成(沉积)方式、粒度分布(碎片)和来源材料,浮石沉积物分类如下:

分区
水下
新的阿丹;即由熔岩中气体的水平流出形成的沉积物,导致各种尺寸的碎片以矩阵形式混合。
再存(redeposit)结果

从变态来看,只有相对火山的地区才会有经济的浮石矿床。这些矿床的地质年龄介于第三纪和现在之间。在这个地质时代活跃的火山包括太平洋边缘和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山再到东印度的路径。

与其他浮石类似的岩石是浮石和火山灰。浮石具有与浮石相同的化学成分、形成来源和玻璃结构。区别仅在于粒径,粒径小于 16 英寸。浮石相对靠近其产地被发现,而浮石被风吹走了相当长的距离,并以细粒度的灰烬堆积物或凝灰岩沉积物的形式沉积。

火山灰有红色到黑色的泡状碎片,是火山喷发玄武岩喷发时沉积的。大多数煤渣沉积物被发现为直径从 1 英寸到几英寸不等的锥形层理碎片。

印尼浮石的潜力

在印度尼西亚,浮石的存在总是与一系列第四纪到第三纪火山有关。其分布覆盖西朗和苏加布米(西爪哇)、龙目岛(NTB)和特尔纳特岛(马鲁古)地区。

具有经济意义和巨大储量的浮石矿床潜力位于龙目岛、西努沙登加拉、特尔纳特岛、马鲁古。该地区的实测储量估计超过1000万吨。在龙目岛地区,浮石的开采从五年前就开始了,而在特尔纳特,直到 1991 年才进行了开采。